随着澳大利亚经济的衰退,中国以贸易威胁打击澳大利亚

China Australia trade threats war economy falters meat dairy barley tariff steel import ban
在中国宣布牛肉进口禁令和对澳大利亚大麦征收关税之前,澳大利亚政府早些时候警告说,如果堪培拉继续敦促对中国处理冠状病毒病的方式进行调查,中国将抵制澳大利亚的葡萄酒、旅游和教育。

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四家屠宰场实施了进口禁令,并威胁要对进入中国的澳大利亚大麦征收80%的关税。

此前,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Cheng Jingye警告称,如果澳大利亚政府继续敦促国际社会调查冠状病毒的起源,中国将抵制我们的牛肉、葡萄酒、旅游和教育机构

现在有报道称,乳制品行业正寻求与联邦政府进行紧急谈判,担心自己会成为中国政府的下一个目标。

然而,澳大利亚贸易部长Simon Birmingham周二表示,中国的威胁并非是对澳大利亚要求对中国处理该病毒的方式进行调查的报复,这无疑令许多人感到意外。

然而,在讨论中澳关系(或两国关系的衰落)时,澳大利亚的报纸头条开始出现“贸易战”这样的字眼。

中国在对肉类和大麦出口商实施惩罚性措施时,以“技术问题”或“补贴”作为理由——但当他们如此密切地关注中国各种人物有关抵制的警告时,技术性问题出现的时机似乎相当透明。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大幅下滑,进口萎缩,工业品价格出现四年来最大跌幅——所有这些都表明,这场流行病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冲击。

虽然澳大利亚似乎首当其冲地受到了中国的愤怒,因为北京方面拒绝了对其迟迟不承认病毒存在的批评,但在中国新世界观中,这个国家并不是唯一感受到北京愤怒的国家。

中国关闭了35%的澳大利亚牛肉出口,其中大部分是大麦
四家向中国出口红肉产品的屠宰场已被禁止再向中国发货。

昆士兰三家肉品加工厂(Kilroy Pastoral、JBS Beef City和Dinmore)和新南威尔士州Casino的北方合作肉品加工厂的产出,迄今占澳大利亚对华牛肉出口的35%。

根据今年对中国肉类出口的预期,这将给澳大利亚带来12亿澳元的损失(尽管其他供应商可能会填补部分缺口)。

与此同时,拟议对大麦征收的惩罚性关税可能会使澳大利亚失去另外15亿澳元的出口收入。

对于澳大利亚最大的大麦种植户西澳大利亚来说,这将是一个特别沉重的打击。

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Jingye上月还提到,如果我们不放弃进行病毒调查的要求,他的国家将抵制葡萄酒、旅游和教育领域,这种抵制将对澳大利亚经济造成惊人的打击。

当中国国有报纸Global Times总编辑Hu Xijin把澳大利亚比作“粘在中国鞋底的口香糖”时,这个故事传遍了全世界。有时你得找块石头把它擦掉。”

新西兰、欧洲也在中国火线上

与此同时,同样是在本周,新西兰外长Winston Peters呼吁允许台湾参加世界卫生组织(WHO)会议,分享其在将冠状病毒死亡人数限制在6人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经验,之后中国对新西兰发起了攻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 Zhao Lijian用明确的语言告诉Peters,管好自己的事。

Zhao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方“强烈反对”新西兰的立场,“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任何人都不应抱有任何幻想”。

他说:“我们希望新西兰的某些人停止散布谣言和制造麻烦,努力加强而不是破坏双边互信与合作。”

这些天来,中国在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宣传战,目的显然是转移世界对武汉事件的注意力,以至于北京发布了一些报道,称去年10月访问武汉参加一个活动的美国军事运动队的“感染者”成员去了现在臭名昭著的潮湿市场他们把病毒带到了中国。

美国的一份报告简洁地总结道:中国对那些对其应对冠状病毒持批评态度的国家,显然采取了一种好战、有时甚至是威胁的态度。

北京方面已向欧盟官员施压,要求他们降低语气,或者干脆删除那些将中国官方对病毒处理方式的声明称为“虚假信息”的措辞。

对香港的打压,以及几乎不加掩饰的台湾随时可能被入侵的威胁,揭示了中国统治者的一种令人担忧的心理状态,他们正在寻找在疫情爆发后颜面尽失的替罪羊。

中国经济出现紧张迹象

本周我们看到,在4月份,中国的工业品价格以四年来最快的速度下跌。

这表明,随着冠状病毒疫情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工业需求正在减弱。

国家统计局表示,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1%。

这是北京面临的各种经济问题的指标之一,第一季度中国GDP下降6.8%,到4月份中国进口(进口)下降14.2%,甚至到3月份中国钢厂使用的铌铁比2019年同期减少43%。

与此同时,这种病毒也促使日本向本国企业提供激励措施,促使它们关闭在中国的计划,搬回日本。

同样,欧盟(EU)也一直在更多地讨论将战略产业迁回欧洲大陆的问题。

By Robin Bromby

Robin has worked in journalism for 58 years, with 32 of those involving covering resource companies. Previously a reporter for The Australian, Robin has authored countless newspaper columns on mining and oil juniors and has published many books about mining and investing.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